登入
使用者名稱或電子郵件
密碼
記住我
註冊
忘記密碼
動態
部落格
碎碎念
照片
成員
找摩鐵
更多
書簽
檔案
群組
頁面
全部
群組
相冊
部落格
書簽
Comments
檔案
討論主題
照片
頁面
最上層頁面
碎碎念發佈
使用者
標籤
搜尋 "
老兵的故事
"的結果
標籤
黃太郎
@iTony
離奇的潰敗
1947 年2 月23 日正午,莱芜战场上响起了第一枪。 国民党陆军第四十六军与陆军第七十三军并行在平整的大汶河( 古称汶水,是黄河在山东境内的唯一支流) 河谷中,四周毫无遮蔽的掩体。战争突然爆发,大家一时措手不及。两个不同番号的军队,原本有各自的作战指挥体系,但在慌乱中一搅和便全乱了套,连长找不到自己的兵,重机枪的枪身也找不到它的机架。军队都在茫然地奔逃流窜,却不知道往哪一个方向突围。炽烈的炮火却加强了,机枪和迫击炮如炒豆子一般在四面八方响起,子弹嗤嗤地在身旁密集穿梭,前后左右的战友们,一个一个中弹倒地…… 头顶上,两架国军飞机在低空盘旋。飞机似乎已经分不清敌我的...
標籤: 老兵的故事
2266 天前
黃太郎
@iTony
抗戰老兵吳淞和尚
兩位來自中國大陸的國軍抗戰老兵來到位於台北圓山的中華民國忠烈祠,悼念當年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軍的陣亡戰友。  兩位鮐背之年的抗戰老兵,一位是從常德來的九十二歲的吳淞老人,一位是從長沙來的九十歲的張默堅老人。一入忠烈祠,為示對戰友的敬意,他們拒做輪椅,全程步行,並向昔日同胞們獻花致意,了卻數十年來的心願。 在得知兩位抗戰老兵的到來后,忠烈祠少校輔導長吳尚燁親自接待了他們。 忠烈祠的正廳供奉了是在抗戰中犧牲的20多萬官兵的牌位與名冊。在台灣的土地上,抗日烈士們受到高規格的祭饗令兩位老人肅然起敬。張默堅老人在國民烈士靈位前,不禁失聲痛哭。 張老是黃埔軍校十六期畢業,在國軍中...
標籤: 老兵的故事
2266 天前
黃太郎
@iTony
抗戰老兵的待遇
縛來賓按: 我與這位原國軍老戰士素昧平生,是在晨練中,偶然發現貼在牆上的、希望在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之際得到公平、公正待遇的申訴信,次日準備拍照時偶遇老人家的。老人家叫李開常,1922年生人,老家在湖北省,是撫順化工廠的退休幹部。當我與老人攀談時,發覺已屆耄耋之年的老人家,儘管年逾80,但依然精神矍鑠,思路清晰,言談舉止間無不透出儒雅之氣。 1944年他高中剛畢業,不顧家人的阻攔,滿懷愛國熱情,挺身參加了國民青年遠征軍在204師,走上了炮火連天的抗日前線。抗戰勝利後,由於戰功卓著,加上高中文化的根底,1945年被國民政府教育部保送至武漢大學深造學習,1949年大學畢業時,中共...
標籤: 老兵的故事
2266 天前
黃太郎
@iTony
抗日老兵李開常
2007年7月7日,是抗日開戰70周年的偉大紀念日。我是國軍抗戰的老戰士,又是貧寒出身的大學生。我懷念過去赤膽忠誠的輝煌,面對今天被歧視和淩辱的不公,我只有被使用的義務,沒有被升遷的權利!甚至應該享受的待遇也被剝奪!我譴責如今世道的不公!我不得不發表公開信,以了卻我悲慘的後半生。 回憶1944年,日寇以武漢為基地,以湘北發動猖狂的進攻,侵佔長沙、衡陽、桂林、柳州、南寧並衝進貴州的獨山、都勻和八寨,距貴陽僅50公里,重慶危急,祖國危亡旦夕!我當時是剛參加工作的高中畢業生,愛國熱情澎湃,義憤填膺!我排除家人的阻攔、拋棄難得的工作崗位,毅然決然地參加了偉大的抗日戰爭!我反抗了敵人瘋狂...
標籤: 老兵的故事
2266 天前
黃太郎
@iTony
抹不去的抗日記憶
申国君,男,1921年9月生,现年92岁,河南省泌阳县人,原属国民革命军12军81师。老人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政府认定他抗日老兵的身份。 多次与日军交锋,身上弹孔犹在 虽说已经92岁,申国军记忆仍旧清晰,言语间不时流露出当年打鬼子的豪迈。1937年春,不到16岁的他身材魁梧,一米八几的大个儿,被国民党部队“抓壮丁”,编入国民革命军12军81师242团3营7连。 老人诙谐地说:“我们那个时候被称为‘遭殃军’,谁去谁遭殃,为啥?我们这些被抓去的壮丁都成了‘炮灰’,当时与小日本儿打仗,派一个团,一个团死完,战场上到处都是中国军人的尸体。” 申国君所属81师的师长叫展书堂。 1937年7...
標籤: 老兵的故事
2266 天前
黃太郎
@iTony
被釘在木板上的女人
本帖最后由 科长 于 2015-1-1 10:05 编辑 老兵姓名:严文全 生日:一九二六年腊月初五 祖居:长阳梨子坪石桥山 现居: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龙舟坪镇 严老兄弟三人,大哥被抓去当兵,因伤回家。当时全家租种地主的田,生活困难,每到春天山上能吃的树叶子都被吃光了。因抗日战事紧张,严老14岁时被按“三丁抽一”的政策抽去当兵,时间是民国三十年七月,所在部队驻扎在湖南,所属79军98师293团迫击炮连(直属团部领导,另外还有三个营),军长叫夏楚中‘师长叫王甲本,团长叫马登寅,连长胡敬柏。因为年龄太小,分在连队当通讯员,负责送信。 当年腊月直接参加打长沙...
標籤: 老兵的故事
2266 天前